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连日来,“高铁掌掴事件”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。起因是一位博主发视频,称自己因制止“熊孩子”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,自己第一时间反击,最后警方认定“互殴”。对这个处罚结果,当事博主表示正申请行政复议,网上也立刻吵成“一锅粥”,认为警方处理“各打五十大板”有失公允的不在少数。
面对舆论争议,成都铁路公安在最新通报中,以精确到秒的“时间线”还原了事实全貌,以翔实的案件梳理给出了“治安纠纷处罚决定”的做出依据。充分周全的信息供给,厘清了此前“一面之词”带来的模糊细节,也澄清了网友心中的诸多疑问。
网络时代“人人都有麦克风”,新闻热点的呈现方式也随之改变。从“保时捷女掌掴男司机”到“重庆公交坠江案”,再到“某国企员工怒斥被加班”,放眼这些年挑动舆论神经的大小热点,多以碎片化的“一面之词”走进公众视野。尽管真相不明、事实不清,但大量网友立刻开始先行审判、入戏脑补,常常是以情绪替代理性、以观点替代事实,随后便是一股倾向明显的舆情热潮。这样的“后真相时代”,也给官方回应造成不小挑战。且不说,“首因效应”本就影响网民认知,官方回复一旦再有疏漏、模糊之处,很容易受到强烈质疑,遭遇公信力危机。
不管是从公众对此番警方通报的反馈,还是总结此前广受好评的案例,一大秘诀就是,有疑必查、有查必复、复必详尽。事实是最好的“驱霾剂”,调查是最科学的方法论,用全面调查切实回应舆论关切,用翔实结论破除各种猜疑与想象,既是舆情处理的基本要求,也是公共治理能力的磨砺。
当然,网络热点横飞,也折射着大家对社会事态、公共生活的超高关注度。可关注归关注,“一言不合就反转”也提醒大家,面对来路不明的信息碎片,尤须多点理性判断,让子弹多飞一会儿,免得稀里糊涂被收割了“情绪税”。
从2月青绿片段在总台虎年春晚出圈,到4月在北京保利剧院连演18场,再到写进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》白皮书……《只此青绿》已然成为现象级舞台
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(记者 陈杭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在19日召开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4月22日
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(记者 陈杭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在19日召开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当前社
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(记者 陈杭)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在19日召开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截至202
中新网长沙5月19日电 (记者 傅煜)今年以来,湖南共拦截诈骗电话375 1万次,封堵涉诈有害域名100 4万个,冻结涉案资金14 3亿元,劝阻2